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  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        当前位置: 法学园地 -> 法官札记

        爱是抵挡世间一切坚硬的温柔

        ——李艳红法官《活着》读后感

          发布时间:2022-04-01 11:47:52



            阳春三月,最美好的事情之一,就是每周六晚八点走进bat365app手机版下载_h365邮箱官网_365怎么查看投注记录图书馆“桐丘.阅读家”线上公益图书会,一杯茶,一本书,一抹温暖的灯光伴着我,和书友们一起共读余华老师的《活着》,思考活着的意义和存在的美好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活着的意义是什么?带着疑惑,我们一起走近《活着》里的灵魂人物——徐福贵,品读他的活着。名为活着,福贵面对的却是接二连三的死亡。如果说他父亲、母亲和妻子家珍的死还有自然的因素,那么,他儿子有庆、女儿凤霞、女婿二喜、外孙苦根却都是死于非命——医疗事故、建筑事故、甚至是撑死,直到最后,福贵的人生即将谢幕时,就剩下他和同样年迈的一头老牛相依为命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这样的活着,在我们看来都是不忍直视的苦难,可福贵依然那样乐观、豁达、安然地活着。我想,小说正是通过这完全让人想象不到的命运和情节的安排,透过这些出乎预料的死亡的不断重复,来彰显活着最本质的意义——活着就好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福贵是不幸的,活着让他承受了一次次生离死别的重击。但同时他又是幸运的,活着让他得到了生命里的温柔:有包容他的父母,在他赌光了家产以后,能平静地替他还上赌债,和他一起熬苦日子,还安慰他说:人只要高兴,不怕穷;家珍是如宝般陪他共患难的妻子,出身大户人家,却能在他家产尽失、被自己娘家父亲接走后,再次带着儿子回来陪他过赤贫的日子,就算得了软骨病跪着爬着干活,也要努力减轻他的负担,自食其力;有勤劳善良、懂事听话的孩子;有危机时刻抱团取暖的朋友……这些存在的美好和他无论如何都要活着的信念,让他品味到了生命的温柔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毕淑敏曾说过,温柔就是,能够对抗世间所有的坚硬。福贵亲人之间的温柔,抵抗住了命运的坚硬如铁——这温柔是他和家珍不离不弃的爱,是二喜和凤霞短暂的相依相守,是有庆对他养的羊儿的宠溺照顾,是福贵说给春生替有庆活下去的安慰,是福贵对同样面临生命尽头的老牛的怜惜……这温柔让他穿越了重重苦难,即使脸上镶满了泥土,爬满了皱纹,那笑容依然欢乐地在脸上游动着,在阳光里闪闪发光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正如作者余华所说,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,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。这应该是活着的意义、存在的美好——活在当下,可以悲伤,可以痛苦,但不要活在过去。感受当下的美好,安安静静,轻松自在。平静的开始,平静的结束。就像那个老人的讲述一样,充满了宁静的力量,即便生命给予他太多的悲伤,终不能压垮他的生命力——福贵是活着的英雄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泰戈尔说:“世界以痛吻我,要我报之以歌。”有人改为:“世界以痛吻我,我要报之以歌。”只是两个字的颠倒,意境完全不同,泰戈尔笔下的世界仍然充满着挫折感和愤怒,而后者更多的是对世界一切苦难的平静、对活着的感恩。让爱满怀,让生命行走在世间,感知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,气定神闲,一念心安!因为爱是抵挡世间一切坚硬的温柔。

        责任编辑:樊帅    


        关闭窗口



        Copyright©2023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