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  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        当前位置: 法学园地 -> 法官札记

        基层法官的法治梦

          发布时间:2018-01-02 21:41:34


            作为一名身处最基层的人民法官,我感觉这个职业在常人眼中是如此平常,但又不可或缺。肩上始终扛着一份沉甸甸的担子,法治梦,你我同行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每一天走进法院大门,看到端正悬挂在办公楼正中间的国徽,那份庄严与肃穆油然而生,国徽前方的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,两者相互映照,代表的不仅仅是国家公权力的威严,更是人民法官司法为民宗旨的时刻提醒。每每开始一天新的工作,经过那里时,我都提醒自己,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活,更重要的是你微薄的力量组成了整个法院“司法为民”的整体运转。在这里,每天都有新的工作内容,每天都有不同的场景让人身同感触。我身边的基层法官每天都要和不同的当事人打交道,每天都在为调处纠纷而默默付出,我们一直坚持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”。或许正是有了基层法官的默默奉献,一方的和谐才会实现,我们的“中国梦”、“法治梦”实现的步伐也随之向前迈进,社会法律、道德和谐的正能量也在点滴传递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大家都说,法院是解决矛盾、冲突的地方,也是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。但作为现实中国最接地气的基层法院,由于其常年与老百姓打交道,经验丰富的老法官都能够深刻体会到办好每一起案件的不易,其间需要付出的不只是书面上的那些法律规定,更重要的是法官的细心、耐心、包容心。受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,老百姓不会轻易踏入法院的大门,尤其是常年在家务农的农民,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,他们是不会求助于司法救济的,这个时候他们心中也有一个“理”,而这个“理”,就是他们心中的那杆秤。或许有时候他们听不懂法官口中所谓的“法律”是什么,但案子的判决结果公平与否,全靠他们心中的那杆称去衡量。他们一生或许只打一次“官司”,进一次法院,案子公平与否将直接影响他们以后对法律的信任,对法治的信仰,对整个中国的法治梦想的实现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前天,我跟随罗法官下乡去接触一些最接地气的案子,也就在这个时候,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高深的法治理论有时候会被中国农村的实情而“束之高阁”。罗法官是庭里的老审判员了,扎根基层一干就是二十几年,处理各类民事案件经验丰富,并拥有自己特色的处理“技巧”,我们庭优秀的办案标兵,这也是常年和基层老百姓打交道间接的“受益品”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昨天,一起下乡给当事人送达相关法律文书,当我们一路颠簸到达当事人家里时,大门紧锁,几番询问邻居后才知道出门了,一会回来。我们只好耐心等待。等待之余,我们与村里的百姓聊上了天,看到我们是县里法院的车,无形之中便有了一份“戒心”——“你们是要逮人吗?”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此问到。“我们不逮人,是为你们村的某某送达东西。”经验丰富的罗庭长面带微笑在说,“哦,原来是这样啊,看到你们的法院车,还以为谁又犯事了呢”老人自语到,脸上这才显露出些许轻松的表情。听到老人的询问,我心底处掀起一阵涟漪......残留在百姓头脑中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依然存在,他们不明白何谓是“法治”,何谓是“人权”,何谓是“权利”......

            近半个时晨的等待,我们要找的当事人的妻子回来了,罗庭长带我们走进了当事人的家里。“老大姐,在家呐”罗庭长很家长地与老人搭讪。“恩,是啊”“你们来我家有什么事吗?”大姐的脸上有些紧张。“大姐,别紧张,我们是县法院城郊法庭的,我姓罗,这位是我的同事小张,你们家当家的是不是卖给一个人一辆车你知道吧,当时为啥不办过户手续啊”?“知道啊,我们也不懂法律,想着卖给别人了就卖了,谁知道他买了车撞人了,谁料到现如今死者又把我们给告了,这人啊...”大姐言语中带有几分的怨气。“所以,我们来是给你当家的送达起诉状等一些相关文书的,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,相关权利事项里面都有,等您丈夫回来,您给他看看就好,麻烦您签收一下吧”,和气的罗庭长说到。“这事我不当家,我一个字不识,也不会写字”,“这个好说,你收下文书,然后在上面按手印也可以(我们带有红色印泥)”......大姐起初说什么也不愿接收,似乎我们的文书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不吉利的存在一样,一再拒绝。耐心而又细心的罗庭长从法律权利、程序等各个方面、角度给大姐解释,这只是签收,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负担,不意味着接收了,案件结果会如何,一切的结果靠的是证据、事实,不是说你们是被告,你们就会输。有理在开庭时尽管说道说道,法律会还你们丈夫一个公平的......不知道是罗庭长的耐心打动了大姐,还是大姐被我们的诚心所感动,文书最后被顺利送达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经历了整个送达法律文书的过程,抛开路途远不计,仅就老百姓心中那份久存的“戒心”,就足够考验我们基层法官的身心素质的。回来的途中我透过车窗玻璃镜,看到车窗外快速后退的庄稼、树木、飞鸟、云朵,满脑袋的思索。或许,我们的现实中国尤其在基层如同这地上的秋庄稼,而“法治”如同那片云朵,两者看似没什么联系,但却息息相关。只有阳光普照,云朵才会有,庄稼才能长势更好,意味明年收成更好。

        责任编辑:樊帅    


        关闭窗口



        Copyright©2023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-2